_0
_1
_2


近日,有南海的家长反映,为小朋友报的篮球培训班突然停业,多位家长合计共上百万元学费“打水漂”了?目前,涉事机构的负责人已被找到,但家长们依然无法退款,到底怎么回事?


家长程女士:

“3月11日交的费,上了三节课,到了四月初的时候,教练就通知停课,说是因为个人原因要停课,连续停了三四周。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答复,也没有贴公告,也没有什么通知,不知道(停业原因),我们都很疑惑。”



程女士投诉的正是南海罗村海宜市场二楼的“动益体育”篮球培训机构,她说这个机构离家近,而且在三水、南海狮山、丹灶等地共有八个校区,规模较大。再加上当时购课优惠力度大,于是就花费7680元买了108节课,有效期为一年。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月就出问题了。




“动益体育”租赁了飞扬羽毛球馆的场地,在门口并没有悬挂招牌。



除了陈女士所在的飞扬校区,“动益体育”在罗村的金湖校区、和兴塱校区均已暂停营业。有金湖校区的家长表示,三月底的时候,“动益体育”还在持续招生,但在四月份已经出现了管理不善的征兆,包括频繁更换教练、教练迟到等。


家长王女士:

3月26日,(动益)教练跟我对接完各种打球的细节后,我就直接报名了,一次**了5300块钱,64节课。四月份的时候,小孩子来这边上课,一直没有收到(购买的)球服和篮球,小孩来上课,时间到了没有找到教练。



家长们说金湖校区14号还在正常上课,但当晚就在微信群见到金湖校区的出租方辉腾体育馆通知说无偿接手"动益体育"的学员已经超过1个月,由于亏损太严重,已经无法再承担。这时,各位家长才知道,动益体育经营出了问题。



家长凌女士:

“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后,辉腾的老板说这些学生我们不接手了,不是我们的学生。就等于是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老板直接把我们丢给了另外一个老板,现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目前,家长们自发组织了**群,据初步统计,受影响的有数百名家长,每个人的损失大概在400元到17000元之间。


总学费高达上百万元,家长们报警之后,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在5月15日组织部分家长和动益体育的负责人杨某进行初步协商。杨某表示,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不能再继续提供服务,同时写下承诺书,承诺在今年6月10日之前,将罗村三个门店,所有学员的剩余课时转到临近的篮球培训机构。



但家长们对协商结果并不满意,家长廖先生说,“我们(三个校区)的家长代表全力要求他退款,但是他说他名下没有任何资产。他那个解决方案就不叫解决方案,说去找机构,现在哪一个机构会亏几十万来去接这个盘?”



除了家长们的损失,“动益体育”的场地出租方和任职教练同样受到影响。有场馆的出租方说,早在去年12月,“动益体育”就开始拖欠场地费用,现在不仅租金无着落,更是影响到正常经营


场馆出租方:

“还欠我八九万,最大的影响就是我没有租金收了,然后我想自己经营(培训机构)也经营不了。我一开班,家长就找我麻烦,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我,然后对我的生活,对我的其他分店都有影响。



有记者去到动益体育狮山小塘校区了解情况,虽然门店大门紧闭,但附近商家表示,该校区上个星期日仍然在正常营业。记者致电了三水校区,有教练表示,目前两个校区都在正常营业。但工作人员称,分校区经营上也都出现了问题。“他不发工资,很多教练都离职了,他没有教练开课,家长又上不了课,有些家长要求退费,他又不去处理。



目前狮山镇市监部门已经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对经营户的营业执照变更、注销等事项做了限制。5月17日下午,相关职能部门再次约谈杨某,协商解决方案,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协助调处并引导家长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对此,有律师提醒,根据《关于加强佛山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校外培训机构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消费者应理性预交培训费用,而培训费要交入培训机构的监管专用账户,并要求开具合法票据


律师蔺存宝:

凡是这种预付款式的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风险非常大。你选择商家,不要以为连锁的就有保障,要看是单体经营的,还是连锁机构直投的。我建议消费者在付费的时候一定要查查这些开办主体(经营者、商家主体)背后的老板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来做这家店。


我国大部分的培训机构

采取“预收学费”的方式

提供培训服务

这类收费模式最大的风险在于

消费周期较长、涉及金额较大

一旦相关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等原因

导致合同无法依约履行

消费者后续想要**

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



**途径

01
协商、投诉


家长可尝试主动与教育机构沟通退费事宜,通过与机构法定代表人、校长等直接负责人员协商的方式,主张培训机构退还自己已经交纳的学费。若家长协商无果,可选择针对培训机构的具体违法违规行为,向有关的主管行政机关报告并要求处理,包括向消费者协会、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关反映情况并主张**


02
民事诉讼


通过民事诉讼等司法途径解决相对来说是一种最可行,也是最有力的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所以,培训机构如果无法继续提供约定服务,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经营者退还预付或剩余款项


03
申报债权


如果培训机构已经向法院申请了破产清算宣布倒闭,学员或家长们又该如何**呢?


培训机构向法院申请破产后,消费者可以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申报债权,并依照法定清偿顺序参与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学员预付的学费在法律上属于普通破产财产,排在破产财产分配顺序的末位培训机构破产后,家长能否要回学费,能要回多少,主要取决于破产财产能否覆盖全部破产债务,在支付了前几项费用后是否还有剩余,如有剩余,则同属普通破产债权的学费可以获得返还或部分返还,若剩余金额大于普通破产债权总额,则所有已支付的学费都能要回;反之,若金额小于普通债权则大家只能按比例部分获得返还。


家长们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避免“财”“课”两空

以下几个要点要记牢



理性参加校外培训 

家长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要根据孩子的意愿、爱好和个性特点,选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培训项目,不要盲目报班,增加孩子的校外培训负担。 


慎重选择培训机构 

“看”。先看机构是否证照齐全,再看教师有没有相应的资格证。正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有教育局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两证。只有《营业执照》的培训机构,均不能开展语文、数学、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类培训。


“问”。问现场培训学生、家长,了解机构口碑。 


“搜”。网上搜索培训机构名称,了解机构经营、投诉情况。


“试”。经过前面三步之后,如果认可该培训机构,可先与负责人协商试听课1-2节,满意以后再报名交费。 


“不要”。不要参加培训机构场所之外的“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隐形变异形式违规培训。 


谨慎预交培训费用 

正规培训机构都有收费标准公示牌,家长要了解清楚以后再交费。不要轻信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和口头承诺,警惕“预付费享优惠”“多买多送”等促销诱惑


不要一次性支付超过3个月或者单学科超过60课时的培训费。培训费要交入培训机构的监管专用账户,并开具合法票据,注意:票据收款单位与培训机构名称相一致。 


务必签订正规合同 

报名交费之后,家长一定要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将培训机构的各种承诺写进合同,明确课时、师资、收费、退费、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


保存好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资料、培训合同、收费票据等,以便日后发生消费争议时,凭借合同、票据依法**。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遇到退费纠纷,家长可先与培训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还是不成的,家长可向法院起诉**。 



微信号又改版了!

点一波星标★

动动手指的一个小操作☝️

以后就不会错过每天的推送啦✌️



更多新鲜资讯
加小编入群了解

来源 | 小强热线、顺德普法

编辑 | 谷雨

审校 | xw